一、實施背景、依據和目標
根據新修訂的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》規定了對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劃分的要求,提出了規劃要落實的任務,明確了規劃對于強化各級政府水土保持責任、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目標責任制和考核獎懲制度的重要意義。在新形勢下,水土保持工作作為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手段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工程、民生水利的重要組成部分,將承載著新的更高要求。加強水土保持生態建設,不僅關系到清城區乃至清遠市和珠三角地區的防洪安全、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,更是破解日趨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、增加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戰略選擇。
為貫徹落實新《水土保持法》,廣東省水利廳于2017年1月完成了《廣東省水土保持規劃》,并于2017年1月11日獲得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復同意。為貫徹實施新的《水土保持法》、《廣東省水土保持條例》和《廣東省水土保持規劃》,清遠市水利局下發了《轉發省水利廳<關于貫徹落實廣東省水土保持規劃(2016-2030 年)的通知>》(清水農〔2017〕52號),要求清遠市轄區內各縣(市、區)盡快完成縣級的水土保持規劃編制工作。根據上述有關精神,我區組織編制了《清城區水土保持規劃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。
二、《規劃》主要內容
(一)《規劃》的內容:在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劃分和水土保持區劃的基礎上,根據清城區水土流失特點、水土保持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等,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對水土保持的要求,將水土保持與城鎮化建設、農村經濟發展、水源保護、資源開發保護相結合起來,充分考慮整體與局部、開發與保護、近期與遠期的關系,通過預防保護、綜合治理等水土保持工程,結合綜合監管、監督工作,推動全區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工作的開展,使全區現有的水土流失面積得到基本治理,區域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,維護人居環境安全,維護水源安全,促進農業生產安全,維護重要基礎設施安全,為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,把清城區建設成為經濟高效繁榮、社會文明進步、生態環境良性循環的具有現代化、國際化的經濟強市、宜居城市和生態綠城。
(二)《規劃》的范圍:本次水土保持規劃涉及范圍為清城區所轄行政區域,面積1296.31k㎡ ,下轄東城街道辦事處、鳳城街道辦事處、橫荷街道辦事處、洲心街道辦事處共4個街道,飛來峽鎮、龍塘鎮、石角鎮、源潭鎮共4個鎮。
(三)《規劃》的任務:
1.分析近年來清城區水土流失的特點和發展趨勢、當前清城區水土保持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制約因素、水土保持工作面臨的形勢和城市發展對水保工作的要求,總結近 20 年來清城區水土保持工作的成效、經驗,為科學制定清城區水土保持規劃目標和規劃措施提供基礎。
2.根據清城區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,從優化區域生態布局、維護人居環境安全、維護水源安全、促進農業生產安全、維護重要基礎設施安全等方面考慮,將水土保持與城鎮化建設、產業結構調整、農村經濟發展、水源保護、資源開發保護等結合起來,建立區級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體系,提出 2017~2030年期間清城區水土保持工作的指導思想、目標和發展思路,制定控制性指標。
3.根據目標和指導思想,從構建適應新形勢的水土保持預防保護、綜合治理、水土保持監測以及綜合監督管理體系等四個方面,規劃水土保持總體布局,制定各體系的主要工作任務。
4.對納入規劃的項目投資進行匡算,提出規劃實施意見和保障措施。
(四)《規劃》的水平年:規劃基準年為 2017年,規劃水平年為2030年。
清遠市清城區水利局
2023年9月28日